購物車

關閉

糉、糭、還是粽?哪一個才是正確寫法?

糉、糭、還是粽?哪一個才是正確寫法?

每年端午節,不少人都會食糉,甚至自製糭應節。每逢端午時節,總會有人提起「糭糭」疑問⋯⋯到底如何分辦裹蒸糭和鹹肉糭糭葉有何功用?但最令人感到疑惑的,莫過於到底「粽」「糉」「糭」三個寫法,哪一個才是正字?

今天就讓小編為你簡單說明糭的各種寫法:


糉:真正的正字

糭

「糉」字最古老出典來自西晉的《風土記》,而到北宋的《說文解字.新附》,就已經載有此字。

要留意,從當時中的寫法中可見,「㚇」字之上的「㐅」並沒有四點,因此可見這才是正確的「糉」字寫法。

粽:糉的異體略寫

粽

但凡古代的中文字筆劃會較為複雜,就會有人在書寫的過程逐漸簡化,「粽」便是其中之一例。

早在宋朝,《集韻》已列明「粽」為「糉」的異體字,雖然同樣幾乎有一千年歷史,可是在正字「糉」仍然通用的情況下,粽只能稱為簡化用字,而「糉」才是真正的正字。

糭:新出現的別字

糭

由於已有「糉」作為正字,在「㚇」邊旁上多出四點的「糭」,沒有出典也不常見於歷史書,則難以說是正字。估計是有書寫將「糉」字複雜化﹐結果因為筆劃較多,看起來較細密,就開始被誤以為正字。

「㚇」字旁其實指某種鳥類,後來作為「糉」字的聲符邊旁,因此「糭」其實不能成字。

其實除了糭的正確寫法常常被人誤解外,端午節的由來亦不只我們最常聽到的屈原版本,你又知不知道龍舟的起源何來?關於端午節和糭的故事和典故其實比我們想像中來的有趣,不妨花點時間認識一下這個源遠流長的節日。

更多文章